生物質能是頗具潛力的可再生能源,已成為僅次于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,開發潛力巨大。大力開發生物質能發電,對于推動清潔能源高效利用、實現“雙碳”目標具有重要作用。
?
沼氣發電作為生物質能發電主要的方式之一,除節能、環保、安全等特點外,分布廣泛且價廉,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。
?
沼氣發電技術是集環保和節能于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,利用工業、農業或城鎮生活中的大量有機廢棄物(例如酒糟液、禽畜糞、城市垃圾和污水等),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,驅動沼氣發電機發電,并可充分將發電機組的余熱用于沼氣生產。
?
據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統計,截止到2021年底,全國25個省沼氣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10.6萬千瓦,行業總發電量累計為37.2億千瓦時。
?
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》提出,穩步發展生物質發電,優化生物質發電開發布局,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,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,探索生物質發電與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相結合的發展潛力和示范研究。有序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,因地制宜加快生物質發電向熱電聯產轉型升級,為具備資源條件的縣城、人口集中的鄉村提供民用供暖,為中小工業園區集中供熱。開展生物質發電市場化示范,完善區域垃圾焚燒處理收費制度,還原生物質發電環境價值。
?
當前,生物質發電在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中的比重呈逐年穩步上升態勢。一些大型沼氣發電項目也進行得如火如荼。
?
2022年6月,溫州*大規模餐廚垃圾處理廠破土動工。項目建成投用后,將采用“預處理+中溫濕式厭氧+沼氣綜合利用”的核心工藝,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,餐廚垃圾將實現變廢為寶。據計算,該項目完全投用后,預計一年可產生沼氣916萬立方米,年發電總量達1566萬度,年產混合油脂(可制成生物柴油)3286噸。
?
2022年5月,貴陽比例壩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廠順利并網發電。據悉,這是是全省規模*大的沼氣發電廠,該沼氣發電廠通過收集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作為燃料,每年發電約4000萬千瓦時,可滿足6萬人的生活用電。該項目日均處理森海垃圾超過2000噸,占貴陽市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的近40%。
?
2021年12月,合肥市小廟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沼氣發電系統并網發電一次成功,安徽全省*廚余垃圾沼氣發電項目正式并網運營。據悉,該項目利用廚余垃圾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,設計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為3MW,采用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”模式,每年可提供2400萬kwh清潔能源,年供電量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約2950噸,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900噸,節能減排效益顯著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